top of page
05-18 2018
受訪者來自世界各地 使用對方母語並非訪談關鍵

〔記者/高韻甯/採訪報導〕

  中國文化大學大傳系兩名學生自費出版雜誌《同心圓》,採訪了多達十六名的外籍來台人士,在採訪一名來自印尼的留學生時,他們發現,雙方的共通語言既不是英文,也非中文,竟然是憑藉平時因興趣學習的日文才完成了訪談。


  受訪者有來自香港的創業者,還有來自加拿大的外籍教師等等,面對母語混雜、中文也算不上流利的受訪者們,製作人吳沁樺表示,訪談過程常常會進行得十分緩慢,除了必須不斷將字詞替換,還得用畫圖的方式或者借助網路翻譯來溝通。

 

「有時候可能碰到這個詞他不會講,或者是講到另一個意思,那我們
就要想說他到底在講什麼,但其實還好,因為他會不斷的去描述,或是加一些肢體動作、圖畫什麼的,再不然就是用網路查。」


  《同心圓》雜誌的創作初衷,是將台灣比作圓心,而這些來自外地的人們就是向外擴散的圓,他們的加入讓圓圈的內部更加熱鬧,也帶來不同的文化,創作者們希望最終這個圓可以擴及到全世界,拉近彼此的距離。

​華岡新聞
​華岡新聞
bottom of page